最新消息:点击查看大S的省钱秘笈

入职美国谷歌Google

留学工作 Slyar 10659浏览 2评论

文章作者:姜南(Slyar) 文章来源:Slyar Home (www.slyar.com) 转载请注明,谢谢合作。

前言

上周五(05/20)离职,今天(05/23)星期一正式入职了Google。前前后后2个月时间面了Google, Meta(Facebook)和LinkedIn三家公司并且都拿到了offer,最后深思熟虑之下选择了虽然钱不是最多但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Google。发一篇博客记录一下时间线,鉴于公司的保密要求,面试内容就不透露了。

背景

我在PayPal一直是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SRE),6年YOE (Years of Experience,工作经验),离职的时候级别是MTS-2,levels.fyi上这个级别对标G/F的Senior (L5/E5)。在PayPal已经拿到绿卡,职业发展也不错,跳槽不是刚需,一开始只是听说人才市场很火,打算见见世面,所以宁缺毋滥,意向职位是SRE(不考虑SWE),意向公司是大厂(小规模公司不需要SRE),平级跳(不考虑升职,也不考虑lowball),只考虑旧金山湾区-除了旧金山(就是说不去城里)。

Google (谷歌) 申请的职位是 L5 Systems Engineer,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加州湾区Mountain View (山景城) 办公室。Google的SRE分SRE-SE和SRE-SWE,其中SE指Systems Engineer,系统工程师;SWE指Software Engineer,软件工程师。面试的时候内容略有不同,SE会多一些分布式系统底层架构、Linux内核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SWE更多的是写代码coding和算法。进公司以后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差别,只有内部转组的时候略微不同,SRE-SWE更容易转到研发岗即SWE。

Meta (Facebook) 申请的职位是 E5 Production Engineer, 加州湾区Menlo Park (门洛帕克) 办公室。Meta这个Production Engineer其实就是SRE,叫法不同而已。

LinkedIn (领英) 申请的是 Staff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加州湾区Sunnyvale (森尼韦尔) 办公室。LinkedIn的Staff对标F/G的Senior (L5/E5)。

什么是SRE

SRE, 全称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是一个由Google在2003年提出,又经Google发展完善的一个崭新的运维理念。SRE中文翻译叫站点可靠性工程师,就是硬翻,不是很贴切。还有的人说SRE就是运维,以前我可能还要去争辩一番,现在觉得没什么必要而且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方法,你就当他是运维。传统运维基本不写代码,SRE要写代码而且很多时候要做软件工程项目。传统运维工程师靠敲命令,SRE设计开发自动化工具替代人工操作。SRE的本质是用软件工程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复杂的大规模的运维问题,帮助并参与设计系统架构和软件架构,构建并维护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的系统。当产品、系统、服务或者网站出问题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时候,SRE也需要及时修复并减少损失,所以SRE常年On-Call,并且需要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处理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传统运维没有办法适应快速增长的集群和用户规模,慢慢地所有的传统运维都会变成SRE,所以我觉得把SRE翻译成运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SRE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 Observability - 监控(Monitoring),报警(Alerting),日志(Logging)
  • Incident Management - 线上事故处理,值班(On-Call)
  • Release Engineering - 产品代码发布,回滚(Rollback)
  • Performance - 性能优化,容灾,冗余,算力/存储规划(Capacity)
  • Simplification & Automation - 自动化运维
  • Embracing Risk - 风险控制,如何平衡发布新功能和维持系统稳定
  • Blameless Culture - 出事故以后秋后算账,对事不对人,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 SRE Product Development - 评估系统架构,看代码,写代码
  • SLOs - 定义产品服务等级,量化定义什么样的服务是一个稳定快速的服务,制定标准

Google有2本书讲SRE,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英文版在线免费看(传送门)。

中文版叫做《SRE:Google运维解密》和《Google SRE工作手册》(京东传送门)。

面试体验和offer选择

我最后选择了Google,主要还是因为选组的时候其中一个选项是谷歌搜索SRE (Google Search SRE)。搜索作为Google最核心也最古老的业务,Search SRE很可能是Google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SRE组之一。看了那么多Google SRE的理念和实践,参加了若干次Google SRE的活动 (SRE:A Backstage Tour, Spotlight on Infra Eng) 以及SREcon (SRECon17, SRECon19),信仰加持下,即使谷歌最后给的钱没有另外两家多,我从心理上也很难拒绝这个offer,总觉得如果拒绝了以后一定会后悔。绿卡在手,心里没什么负担,就算是朝圣吧,Google Search SRE的title真香。

Meta的招聘流程真的是世界一流,招聘系统非常好用,recuriter回复迅速,效率奇高。面试不同于Google那种更像是聊天的风格一套下来衔接的非常好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Meta的面试更像是考试,说到重点面试官记下来就继续下一题,中间的过度比较生硬。不过Meta的题目都比较硬核,需要对技术细节有比较深入的认识。Meta选组跟Google不同,是签了offer之后进公司走一个Bootcamp流程,为期6-8周,期间会做一些project然后跟很多组进行双向选择。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方式,不确定性太多,跟recruiter聊过之后他们提供了跟我感兴趣组hiring manager的1-1的机会,聊过之后并没有太惊喜的感觉。另外一个考虑是女主在Meta很多年了而且暂时也没有跳槽的打算,出于SRE本能考虑风险,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Meta可能暂时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Meta谈钱真的一点不墨迹,我四处问了问感觉第二次应该是甩给了我一个E5的顶包,不知道错过这次肉身抄底以后会不会后悔。

LinkedIn的面试体验比较一般,每轮都有2个面试官,问的题目跟那两家不是一个风格和路数。比较奇葩的一点是后面的几轮面试之间完全没有休息时间,面到最后浑身难受。但是,LinkedIn的WLB (Work Life Balance) 是真的好,所有的面试官都无一例外提到了这一点,而且LinkedIn给钱是真大方,第一个offer就已经碾压Meta的第二个offer了,在我拒绝LinkedIn之后他们还问我是不是钱太少,还可以商量。。。如果不是信仰之力我可能就去LinkedIn了,听说人家食堂还好吃,号称湾区第一食堂,羡慕嫉妒恨。

公司前景

关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前景,我个人感觉对senior/staff这个level的IC来说关系并不大,做到这个体量的公司总有发展好的业务和发展不好的业务。与其说是选公司不如说是选老板和选组,一个好的老板和组能提供的职业发展在我个人看来要远远大于公司和平台能提供的。

非要说公司前景的话,Google的宗旨是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收集信息并且让世界上的所有人访问并利用,信息以前大多是文字,现在增加了图片、视频、声音等等,以后是什么形态还不知道,但总之他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业务非常单一但只要没有更好的信息检索和搜索平台出现,他就立于不败之地。广告收入跟流量正相关,只要有流量就有钱。

Facebook改名Meta搞元宇宙,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不管是FB、Instagram还是Whatsapp,他都是需要用户参与并提供内容才能创造价值。由于他本质上并不是生产力工具,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刚需,今天出现一个Snap大家都去玩,明天出现一个TikTok (抖音) 大家又换了。用户的休闲时间就那么多,其他的产品和平台瓜分了用户的时间,同时也瓜分了市场和广告收入。这个就非常考验领导决策层了,路子带对了就起飞,带错了就大家一起完蛋。我个人觉得风险太高,而且Meta (Facebook) 没有自己的用户设备平台 (Android/iOS) 而他们的广告很多是依靠第三方cookies的,非常受制于人。全力押注元宇宙,希望他们能做成吧,如果做成了就可以跳出移动设备的限制自己掌控平台了。

LinkedIn领英的业务就真的非常单一了,自从被Microsoft微软收购之后除了增加了一些在线培训和课程功能,也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大动作。面试的时候招我的那个组有点像LinkedIn的NOC,基本负责处理线上事故,我大致问了一下业务模式也确实如我想象的一般不是那么复杂。具体我不了解但从我知道的情况看我感觉大概率工作上手之后会比较无聊,这是我想尽量避免的。

公司规模

这个主要是想看一下几个公司员工人数在近几年的变化情况,数据来自macrotrends

Alphabet (Google的母公司,也包含了Youtube, Waze, FitBit, Nest等) 员工人数 (传送门):

年份正式员工数量
2021156,500
2020135,301
2019118,899
201898,771
201780,110
201672,053
201561,814
201453,600
201347,756
201253,861
201132,467
201024,400
200919,835

Meta (包括Facebook, WhatsApp, Instagram等) 员工人数 (传送门):

年份正式员工数量
202171,970
202058,604
201944,942
201835,587
201725,105
201617,048
201512,691
20149,199
20136,337
20124,619
20113,200

LinkedIn 员工人数没有找到历史记录,但据官网(传送门)数据他们2022年总计有19,000名员工。

Google从绝对人数上来看员工数量比Meta要多一倍,但如果看过去5年的增速,Meta是遥遥领先。但其实Meta这么疯狂地招人我是有点担心的,哪有那么多project能供养这么多人,经济好的时候养着就养着,一旦经济大环境不好,招的多裁的也多。今年这个形式,估计大厂马上都要开始hiring freeze (冻结招聘) 甚至layoff (裁员) 了。

跳槽体验

一开始以为跳槽需要有很多手续,后来发现不管是离职还是入职,手续都极其简单。打算离职的时候通知了自己的老板,然后就没什么事了,2周时间交接工作,跟同事朋友再见,参加自己的欢送会等等。离职那天开车去公司把电脑手机工牌还给IT部门,然后就结束了。最后一张工资单也直接打进卡里。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签字,也没有见HR,真的就简单的离谱。

入职也是全程在线搞定,各种设备什么电脑手机显示器都是直接寄到家里,企业账户也是在线视频开通,培训也是全程在线靠视频。工牌照片自己上传,然后制作好了就可以去公司前台拿。Google现在是混合工作制,一周要去公司3-5天,可以自选0-2天在家工作。总之入职体验也非常好,简单粗暴。

时间线

03/22 - 跟买它、狗、领英的招聘专员联系表明兴趣。狗聊完之后他们免掉了我的电面,表示可以直接预约线上面试 (VO),其他2家需要电面。

03/24 - 领英电面 #1

03/25 - 买它电面 #1 #2

03/31 - 领英电面 #2

04/01 - 愚人节,狗VO,5轮

04/07 - 买它VO,5轮

04/15 - 狗VO反馈不错,送招聘委员会(HC),预约选组

04/18 - 买它offer

04/18 - 狗选组电话 #1 #2

04/19 - 狗选组电话 #3 #4 #5

04/19 - 领英VO,5轮

04/20 - 狗offer

04/28 - 领英offer

05/01 - 接了狗offer,签了字,做背调

05/05 - 背调完成,确定入职时间

05/20 - PayPal Last Day

05/23 - Google Day One

转载请注明:Slyar Home » 入职美国谷歌Google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网友最新评论 (2)

  1. 大s博客复活了!
    JingQ11个月前(07-01)回复
  2. 恭喜..博主好强啊..好羡慕..我被谷歌拒绝2次了..难受
    Qian Ding12个月前(06-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