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姜南(Slyar) 文章来源:Slyar Home (www.slyar.com) 转载请注明,谢谢合作。
今天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日子,无数大学生为其“抛头颅、洒热血”……
早晨打开电脑,联网,弹出了一个窗口:
接上级紧急通知: 今日9:00-11:30网络进行调整,中断所有网络服务,敬请谅解!
中午再次打开电脑,联网,又弹出一个窗口:
接上级紧急通知: 今日14:30-17:00网络进行调整,中断所有网络服务,敬请谅解!
学校为了CET-4和CET-6真是狠啊…
没辙,不让上网咱就看电影吧,Eagle Eye。
故事很老套,一个刚参加完哥哥葬礼的潦倒男人和一个刚送走孩子去上学的单身女子,分别接到了一个陌生手机,正由于男的经济上贫乏和女的在儿子上母爱的把柄落入了这通手机的控制之中,因此受控于此,参加一场场惊险的夺命之旅。而警方因为男主角哥哥的恐怖分子的身份将这次行动敏感地定义成反恐行动。
影片剧情走向的关键因素便是那支手机,影片中展示的许多电子媒介也成为重要道具。当男女主角在经过手机里下达的一个个命令并惊险完成后来到了手机提示的一个密室,四面墙上都是一个个液晶屏幕,里面播放着两人完整的生活资料,他们完全被这些放映着影像的电子媒介所控制并被威胁着,在这些影像面前他们呈现一种赤裸裸的精神状态。我想,电子媒介在充斥着我们生活,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同时,很可能就将我们牢牢绑住并且从接受命令转化成向我们发布命令的统治者。
影片最令我震撼的片段就是主控电脑监听五角大楼底下密室里的对话,电脑居然利用水杯里的水震动产生的声波来传递人的对话。这虽然有科幻的成分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谁知到哪一天这会不会变成现实呢?到那个时候,人类还有隐私存在吗?
电影是接近现实的梦,那现实是否就是电影里反映的那样的呢?我想是的。我在大学宿舍里就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一些舍友沉迷于电脑的网络游戏,而对于真实的外界世界置之不理,体现在不理会游戏之外的各种信息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就业的,忽视与其他人的正常人际交往。基本上放弃了外部世界,因为游戏的虚拟世界让他们有恃无恐甚至趾高气扬。我想,人与人的交往即使就像鹰眼里的男女主角在各种地点的那些接待他们进入下一个惊险任务的人表现出文明礼仪的外表下内心潜藏巨大阴谋一样令人可怕,也不应该逃避,因为人是离不开社会的。
电影和现实都在提醒我们: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对人类恐怖分子进行反恐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电子媒介的反恐意识。
转载请注明:Slyar Home » 下午看了电影《鹰眼》(Eagle Eye)